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

7/20-7/22台東豐濱 身心淨化覺察(實驗)課程-行前預備4-以「藝術創造」做「心靈覺察」—帶支毛筆來寫字

請每一個學員準備一支毛筆以及關於你名字的故事。

「文則數言乃成其意,書則一字已見其心。」—唐.張懷懽

藝術是直通靈魂的窗口。書法藝術更是這世界上的文化瑰寶,我們生活在這文化當中,怎能不親自體會一下呢?
很多人一談到「書法」就望而卻步,這是一種錯誤,是書法教學的嚴重失敗,令人惋惜。我們不教書法,我們只寫字。一起來體驗。

7/20-7/22台東豐濱 身心淨化覺察(實驗)課程-行前預備3-關於飲食,練習「少吃一餐」


《行前預備03-關於飲食,練習「少吃一餐」


這是一門養生課程,因此,在上課之前,我們的身體、心理需要做一些預備與調整。尤其是「飲食」的部分。
「飲食」原來是生命所需;「飲食」也是一種享受、一種幸福。但是,我們得清清楚楚地意識到—「過度的飲食」反而是一種「成癮」,對身體是一種傷害;對生命是一種禁錮與束縛。
因此,在課程中我們會練習「斷食」。
「斷食」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具備的養生技巧,「斷食」的重點不在於「不吃」,而是在於「飲食間距」的延長。
現代飲食的質(內容)、量(飲食熱量、飲食頻率次數)是有待商榷的。
在飲食上我並不特別要求,吃葷與吃素,自然就好,自在就好!
我在意的是—身體如何有效地消化這些食物,獲取能量,並且順利的將其廢物排除,不造成身體的負擔。而這跟吃的「內容」與吃的「量」較不相關,反而跟吃的「頻率」更為緊密。
頻繁的飲食會造成身體的消化運作機轉過於繁忙,以致於無法充分完整的消化吸收與排除廢棄物。因此,這其中的關鍵在於「飲食間距」,即一餐與一餐間的時間距離,飲食的間距越長,越有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與廢棄物排除,也更能減經身體的負擔、強化體質與喚醒身體的本能運轉。
然「飲食間距」取決與每個人的體質與生活作息,因人而異,排除孩童、孕婦、肝病、洗腎病患以及重症、極度虛弱的病人等等不宜貿然實施之外,一般正常人的狀況,「飲食間距」在12-24-48小時都是很自然的,身體是可以輕鬆勝任的。
因此,請大家在行前這幾天,先練習「少吃一餐」。
我的建議是午餐。這樣剛好間距是12小時。若可以則可再進一步「少吃兩餐」,甚至「少吃三餐」。倘若肚子餓了怎麼辦?那就自在一點,體貼自己一下,想吃就吃。反正就是常常練習「少吃一餐」就對了。

7/20-7/22台東豐濱 身心淨化覺察(實驗)課程-行前預備2-交通注意事項


《行前預備02-交通注意事項

此次課程上課地點安排在台東豐濱,路程較遠,前往上課的學員煩請提前規劃行程,請上民宿網站查詢交通資訊,若有疑問請聯絡—秀美,電話:0963-193188
■上課地點:藍色珊瑚礁民宿

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

7/20-7/22台東豐濱 身心淨化覺察(實驗)課程-行前預備1-成立line群組,聯絡通知!



《行前預備01》-成立line群組,聯絡通知!

歡迎加入這個群組!
大家好,我是建安,是這次上課的講師。
這個群組的名稱先暫定為:《對境》—遇見自己與天地合一

《身心淨化覺察》這個課程是我在養生領域浸潤了二十餘年,理論上結合中、西基礎醫學,舉凡中醫的經絡系統、西醫的解剖學等等;技術上則涵括了身心學(Somatics)的身心動作教育、養生運動,如太極、導引術與指壓按摩等手法技巧;文化涵養則包含了繪畫與書法等等藝術表現。最終極只有一個最謙卑的目的—是要「還健康於民」,是喚醒我們對自己身心的覺性。
這部分已寫在簡章上,我會在上課前這幾天,在我們的群組上先做簡單的分享。在課程進行中,我們會一一詳加說明。

但有一個更重要的部分是,我想分享一個課程從構思、醞釀、修正、改善到具體呈現的完整過程,若大家願意,也歡迎帶著您的課程前來分享。這部分我會安排在晚上的「會心時間」,與大家討論。
再者,我也希望這是一個師資健康互助、學習互助、資源互助的共享平台。
我先拋出一個課程架構,大家可以在這個基礎架構上,推陳出新、激盪創意,最終產出更多更好對人類、對社會有助益的課程。
期待很快與大家相見!課程前期有一些預備及注意事項,我會陸續上傳,再煩請大家注意群組的訊息!

這個課程能順利開成,首先要感謝秀美無私且大力地促成,感謝鈺婷的協助,以及小黎(藍色珊瑚礁)的場地提供,更重要的是感謝大家的參與,期盼大家,對境起心,照了諸相,隨類個應,收穫滿滿!

還有,這是老話,群組內不要問候早安、晚安之類的話語與貼圖,也不要有政治討論,也避免人身批評及有歧視的言論出現。
分享的訊息請善盡查證的責任,未經證實查證的訊息來源請審慎過濾,善盡分享訊息的職責!
謝謝大家配合!

書道、行茶、禪心—回歸身心安頓之所

  書道、行茶、禪心 — 回歸身心安頓之所 健康是一種調適能力。是形與神俱、與時偕行的無入而不自得! 《身心淨化覺察課程》 — 以書見心.以茶會心 — (兩天一夜) ■ 前言 我們不追求「健康」。 對我們而言,健康只是我們生命所需具備的基礎條件。健康不是一種向外的追尋,而是向內的...